唐朝时,张良后裔的一支迁到韶关曲江,出了著名的唐朝宰相张九龄,深圳罗湖张氏就源于张九龄的二弟张九皋的子孙。宋代末年,这支张氏迁徙到东莞。明洪武二年,为了躲避钱粮公差,东莞张氏的一支,又举家迁到当时的大鹏镇九墩岭叠福村隐居,历三世四十一载,即梧峰、颖川、远涧三公。
明永乐八年,即公元1410年,张远涧与朋友游山玩水偶然路过当时还叫做“隔塘”的水贝,见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,后来便带着他的三个儿子玉轩、靖轩、圭轩从大鹏叠福村迁居这里。由于张姓率先来此开发,这里当时也叫“张家围”。
扎根水贝后,张氏慢慢开枝散叶,除张玉轩继续定居水贝外,张靖轩迁往黄贝岭,开辟黄贝岭张氏的另一脉,张圭轩则迁往横岗定居。据说黄贝岭村于明成化二年(1466 年) 四月开村,距今500 多年。
在黄贝岭老村,有三四米高、七八米长的一段老墙,这是老祖宗所建围墙留下的遗迹,曾经在与香港新田文氏家族的世仇械斗中起过很大作用。
据说,清代时,黄贝岭张氏在几个张氏村落里最有实力,起初建围墙只是一般的防御。当时,黄贝岭张氏与香港新田的文氏只一深圳河之隔,彼此还有嫁娶姻亲的通婚关系,后来因为在嫁娶中,河两边土地的归属问题引起双方的争端。两村各自组织“小分队”,攻入对方村里,见车抢车,见牛抢牛,争端越来越激烈,最后竟发展成严重的械斗,张氏人多势众,新田文氏为了防御,也建了一道2米来高、1米多厚的围墙。
后来,新田文氏有人在同治光绪年间考中科举,在朝廷谋了官职,赚了钱回家乡修建了大府邸,家族渐渐兴旺,与黄贝岭张氏之间的械斗渐渐得以平息。
社会发展
在1992年,黄贝岭村的集体经济就改制成了股份合作公司。股份公司就是以前的村委会延伸出来的,按照改革时候的章程,每个村民相应的得到了一个权益就是股份。如果还是村委会时代的话,可能就会跟这个城市的节奏不一样。
和内地的村委会不同,深圳的村民集体自治平台,就是股份合作公司。黄贝岭的开村鼻祖叫靖轩,股份公司也因此而命名。股份公司成立后,根据集体经济盈利状况,村民每年都能拿到分红。
分到村民手里的这些钱,来自于股份公司通过打理村集体资产,获得的物业管理收入。和村股份公司成立之初集体资产评估的一个多亿相比,如今集体资产已增加了一百多倍。
黄贝岭于2011年启动旧村改造,由一家国企背景的开发商入主推动,项目2017年建成后,将成为一个集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。目前整个村还有几百栋楼房没有改造。按照政府的规划,黄贝岭将被打造成为大型现代化综合社区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